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招商宏观高明】复苏基础仍不牢固——2022年1-2月宏观经济数据分析

【招商宏观高明】复苏基础仍不牢固——2022年1-2月宏观经济数据分析

作者:微信公众号【轩言全球宏观】/ 发布时间:2022-03-16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招商证券《【招商宏观高明】复苏基础仍不牢固——2022年1-2月宏观经济数据分析》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感谢各位对招商宏观团队的关注! 核心观点: 考虑美联储推进正常化、俄乌冲突爆发、美国制裁中概股、国内疫情多点散发等情况,中国经济所面临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存在。2021年四季度以来,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开始加速,2021年12月以来,央行开展多品种、高频率降息。但从1至2月的信贷、社会融资、就业、消费、投资、工业、用电、进出口等多项数据来看,中国经济的复苏基础仍不牢固。根据投资时钟,明确进入复苏之后,股市才会迎来真正的转机。 尽管1-2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63万人,累计同比10.14%,但失业率上升、每周工作时长下降,都显示出当前就业压力较大。 尽管就业压力较大,但1-2月消费增速却明显回升。分类型来看,餐饮收入增速由负转正,商品零售额同比明显加快。其中增幅较高的是依次石油及制品类、金银珠宝类、烟酒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饮料类、文化办公用品类、日用品类。另外乘用车销量1-2月累计同比增长14.8%,但限额以上单位的汽车类零售额仅增长3.9%,同时家具类增速为负。 消费从环比来看,1月环比0.9%,2月环比0.3%,边际下降,且3月新冠疫情多点散发,消费面临的压力仍然不小。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显著回升,有一定的价格因素。1月、2月PPI增速分别达到9.1%、8.8%。以PPI为基准,其实只有制造业投资实现了量的增长,基建投资、房地产投资仍然相对不足。 制造业投资保持高速增长的原因,一是各地积极推动“十四五”重大项目开工建设,1-2月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42.7%;二是出口持续向好,贸易顺差创历史新高的带动。 基建投资增速回升的原因,一是2021Q4以来货币政策趋于宽松,地方政府专项债也加速发行,1-2月国家预算资金同比明显增长。二是各地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推动重点水利工程、综合立体交通网、重要能源基地和设施等投资建设。其中,水利管理业投资累计同比增长22.5%、采矿业投资同比增长21.1%。三是社会民生领域补短板的力度持续加大,1-2月卫生和社会工作领域投资同比增长28.7%、教育领域投资同比增长19.8%。 房地产投资在1-2月住宅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3.8%、销售额同比下降22.1%,价格指数持续下行且三线城市房价已为负的情况下,实现了3.7%的正增长,应该与商品房建设关系较小,而与和保障房建设更为相关。 工业增加值增速提升,结构上有两项特征:一是在保供稳价政策驱动之下,采矿业增加值增速创2019Q4以来新高。二是面向全球市场的行业保持高速增长,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长14.4%,装备制造业增长9.6%。 风险提示:地缘政治、能源短缺 以下为正文内容: 一、失业率趋于上行,但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速显著回升 尽管1-2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63万人,累计同比10.14%,但失业率上升、每周工作时长下降,都显示出当前就业压力较大。其中,城镇调查失业率从2021年10月的4.9%持续上升至2022年2月的5.5%,同期25至59岁就业人员调查失业率从4.2%上升至4.8%,同时平均每周工作小时数也是从2021年10月以来趋于下降。 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7%。相比之下,去年12月当月同比1.7%,去年8月至12月当月同比增速平均值为3.5%,2020年至2021年两年的平均增速为4.0%(其中2020年下降3.9%、2021年增长12.5%)。从环比来看,1月环比增长0.9%,2月环比增长0.3%,2月弱于1月,边际下降,且3月新冠疫情多点散发,新增病例明显上升,稳增长的压力可能会进一步增加。 分消费类型来看,1-2月份餐饮收入同比增长8.9%,由负转正。1-2月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6.5%,增速也比2021年明显加快。从商品类别看,增幅较高的是依次石油及制品类、金银珠宝类、烟酒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饮料类、文化办公用品类、日用品类;增速较低的则是服装鞋帽、通讯器材、汽车、家具类。增速比商品零售高2.4%。国家统计局尤其强调,网上零售拉动作用较为明显,1-2月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2.3%,增速比2021年全年加快0.3个百分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22%。而限额以上实体店零售中,便利店、专业店、专卖店和百货店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2.8%、10.3%、5.3%和2.1%,便利店和专业店发展较快。 另外,1月、2月乘用车销量分别为218.6、148.7万辆,相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28.6%、6.9%,1-2月累计同比增长14.8%。 二、制造业投资加速增长,基建投资增速回升,房地产投资继续下降 1-2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12.2%(前值4.9%),1月、2月分别环比增长1.06%、0.66%。其中,1-2月民间投资累计同比增长11.4%(前值7.0%),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回升至57.5%(前值56.5%)。分类型来看,1-2月基建投资同比增长8.6%(前值0.2%),制造业投资增长20.9%(前值13.5%),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3.7%(前值4.4%)。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显著回升,有一定的价格因素。与去年同期比,能源、原材料等都有明显的上升,1月、2月PPI增速分别达到9.1%、8.8%。以PPI为基准,其实只有制造业投资实现了量的增长,基建投资、房地产投资相对不足。 制造业投资保持高速增长的原因:一是各地积极推动“十四五”重大项目开工建设,许多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等大项目陆续开工,1-2月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42.7%。二是2021年出口持续向好,贸易顺差再创历史新高,对贸易领域制造业投资产生带动。事实上,2015年以来,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速就持续、大幅领先于制造业投资整体增速。同时,即便考虑2020年的波动,其年度增速也呈现逐年上行的趋势。这体现出,在国际关系变化与技术进步的驱动之下,全球芯片、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能源、国家安全等产业链正经历重构,中国也将持续增加这一领域的投资。 基建投资增速回升的原因:一是2021Q4以来货币政策趋于宽松,地方政府专项债也加速发行,1-2月国家预算资金同比明显增长。二是各地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推动重点水利工程、综合立体交通网、重要能源基地和设施等投资建设。其中,水利管理业投资累计同比增长22.5%、采矿业投资同比增长21.1%。三是社会民生领域补短板力度持续加大,其中1-2月卫生和社会工作领域投资同比增长28.7%、教育领域投资同比增长19.8%。 房地产投资:在1-2月住宅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3.8%、销售额同比下降22.1%,价格指数持续下行且三线城市房价已为负的情况下,房地产投资实现了3.7%的正增长,应该与商品房建设关系较小,而与和保障房建设更为相关。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消息,“十四五”期间40个重点城市初步计划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650万套。2021年40个城市已新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94.2万套,占“十四五”期间计划的14.5%。2022年将新筹建240万套,占“十四五”期间37%。根据我们测算,这部分新筹建的保障性住房有望拉动全年房地产投资1.94个百分点左右。 三、工业增加值主要受益于保供稳价、全球市场两项驱动力 1-2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高于2021年12月当月同比增速4.3%,也高于2020年至2021年两年平均增速5.9%(其中2020年增长2.4%、2021年增长9.6%)。分主要门类看,1-2月采矿业累计同比增长9.8%(2021年12月当月同比7.3%),制造业增长7.3%(2021年12月为3.8%),电热气水行业增长6.8%(2021年12月为7.2%)。 从结构来看有两项特征:一是保供稳价政策驱动之下,采矿业增加值增速创2019Q4以来新高。二是面向全球市场的行业保持高速增长,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长14.4%,装备制造业增长9.6%。子行业而言,1-2月累计增速超过5%的行业依次是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15.4%、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13.6%、医药制造业12.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2.7%、煤炭开采和洗选业11.1%、专用设备制造业8.8%、食品制造业7.4%、汽车制造业7.2%。 有两项可以印证的数据:一是1-2月货物出口增长13.5%,进口增长12.9%,贸易顺差7388亿元,同比增长16.3%。二是国家能源局3月15日的数据显示,电力生产方面,1-2月发电量同比增长4.0%,而2021年12月为下降2.1%。电力消费方面,1-2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16.9%,其中第一产业用电同比增长15.4%,第二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4.5%,第三产业用电同比增长17.4%,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比增长24.8%。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