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宏观】消寒待春来——2022年1月PMI分析
(以下内容从招商证券《【招商宏观】消寒待春来——2022年1月PMI分析》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感谢各位对招商宏观团队的关注! 事件: 1月3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1月中国制造业PMI为50.1%,前值50.3%;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51.1%,前值52.7%。 核心观点: 1月PMI主要反映:第一,节假和局部疫情等因素对生产端和供应链的影响,以及政策效果尚未显现。分项指数显示制造业生产扩张放缓,需求侧收缩,企业用工仍在枯荣线下和配送延迟。第二,小型企业枯荣线下降幅深化,反映货币政策效果短期内难以传导至小型和民营企业,在防风险和保就业的考虑下,减税降费等财政支持在不断强化,利差数据亦已指向进一步降息的预期。第三,出口仍有支撑。美PMI明显回落,主因Omicron疫情导致的病假潮在影响生产,居民消费或受高通胀和财政补贴退出等因素的影响,不过随着全球供应链问题的缓解,美私人库存投资在持续修复。我国出口仍受海外供给降幅超过需求侧的支撑。第四,制造业和建筑业对节后的预期较为乐观。第五,建筑业新订单提速,在专项债发行加快、支持地产良性循环等政策下,节后项目加速落地。 一、制造业PMI指数及其分项指数: 1. 节假和局部疫情致PMI扩张放缓:1月,生产、新订单、从业人员和供货商配送时间四项指数均有回落,反映了节假和局部疫情因素对生产端的影响,以及政策效果尚未显现。制造业的生产扩张放缓,需求侧收缩,企业用工仍在枯荣线下,节前供应链配送延迟:PMI生产和新订单指数分别降至50.9%和49.3%(前值51.4%和49.7%),从业人员和供货商配送分别在48.9%和47.6%(前值49.1%和48.3%)。 2. 中小型企业亟需进一步纾困政策:小型企业枯荣线下降幅深化,在46.0%(前值46.5%),中型企业亦回落至50.5%(前值51.3%)。这意味着货币政策效果短期内难以传导至小型和民营企业,在防风险和保就业的考虑下,减税降费等财政支持在不断强化,金融市场利差数据亦已指向进一步降息的预期。 3. 出口仍有支撑:新出口订单降幅放缓至48.4%(前值48.1%)。海外方面,美国PMI明显回落,主因Omicron疫情影响生产,病假潮致劳动力市场紧张加剧;居民消费或受高通胀和财政补贴退出等因素的边际影响,不过随着供应链压力缓解,私人库存投资在持续修复。我国出口仍受供给降幅超过需求侧的支撑。 4. 预期乐观:制造和建筑业活动预期升至57.5%和64.4%(前值54.3%和59.9%)。 二、非制造业PMI指数 1. 建筑业新订单提速、成本价格上行:建筑业新订单53.3%(前值50.5%),投入品价格反弹至53.6%(前值48.1%)。专项债提速、地产支持良性循环等政策效果预计在节假和冬奥后逐步显现,项目会加速落地。 2. 服务业PMI新订单降幅深化:服务业PMI扩张放缓50.3%(前值52.0%),主因新订单降至46.8%(前值48.2%)。 以下为正文内容: PMI分析报告回顾: 1、PMI稳中有变 为冲击而非周期性因素主导——2021年1月PMI分析 2、多因素导致PMI低于预期——2021年2月PMI分析 3、经济内生动力增强 需关注宏观审慎政策力度——2021年3月PMI分析 4、配送时间延长 供应链受阻——2021年4月PMI分析 5、新出口订单降至枯荣线下——2021年5月PMI分析 6、生产受阻、价格受控;出口收缩,需求切换——2021年6月PMI分析 7、疫情汛情冲击,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2021年7月PMI分析 8、冲击和转型:PMI短期回落——2021年8月PMI分析 9、意料之中的收缩——2021年9月PMI分析 10、政策已经微调 景气依旧向下——2021年10月PMI分析 11、制造业生产恢复,建筑业订单加速——2021年11月PMI分析 12、逆季节上行主因原材料库存修复——2021年12月PMI分析 招商宏观团队:谢亚轩、张一平、刘亚欣、高明、张秋雨、马瑞超、张岸天 关注“轩言全球宏观”请长按
感谢各位对招商宏观团队的关注! 事件: 1月3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1月中国制造业PMI为50.1%,前值50.3%;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51.1%,前值52.7%。 核心观点: 1月PMI主要反映:第一,节假和局部疫情等因素对生产端和供应链的影响,以及政策效果尚未显现。分项指数显示制造业生产扩张放缓,需求侧收缩,企业用工仍在枯荣线下和配送延迟。第二,小型企业枯荣线下降幅深化,反映货币政策效果短期内难以传导至小型和民营企业,在防风险和保就业的考虑下,减税降费等财政支持在不断强化,利差数据亦已指向进一步降息的预期。第三,出口仍有支撑。美PMI明显回落,主因Omicron疫情导致的病假潮在影响生产,居民消费或受高通胀和财政补贴退出等因素的影响,不过随着全球供应链问题的缓解,美私人库存投资在持续修复。我国出口仍受海外供给降幅超过需求侧的支撑。第四,制造业和建筑业对节后的预期较为乐观。第五,建筑业新订单提速,在专项债发行加快、支持地产良性循环等政策下,节后项目加速落地。 一、制造业PMI指数及其分项指数: 1. 节假和局部疫情致PMI扩张放缓:1月,生产、新订单、从业人员和供货商配送时间四项指数均有回落,反映了节假和局部疫情因素对生产端的影响,以及政策效果尚未显现。制造业的生产扩张放缓,需求侧收缩,企业用工仍在枯荣线下,节前供应链配送延迟:PMI生产和新订单指数分别降至50.9%和49.3%(前值51.4%和49.7%),从业人员和供货商配送分别在48.9%和47.6%(前值49.1%和48.3%)。 2. 中小型企业亟需进一步纾困政策:小型企业枯荣线下降幅深化,在46.0%(前值46.5%),中型企业亦回落至50.5%(前值51.3%)。这意味着货币政策效果短期内难以传导至小型和民营企业,在防风险和保就业的考虑下,减税降费等财政支持在不断强化,金融市场利差数据亦已指向进一步降息的预期。 3. 出口仍有支撑:新出口订单降幅放缓至48.4%(前值48.1%)。海外方面,美国PMI明显回落,主因Omicron疫情影响生产,病假潮致劳动力市场紧张加剧;居民消费或受高通胀和财政补贴退出等因素的边际影响,不过随着供应链压力缓解,私人库存投资在持续修复。我国出口仍受供给降幅超过需求侧的支撑。 4. 预期乐观:制造和建筑业活动预期升至57.5%和64.4%(前值54.3%和59.9%)。 二、非制造业PMI指数 1. 建筑业新订单提速、成本价格上行:建筑业新订单53.3%(前值50.5%),投入品价格反弹至53.6%(前值48.1%)。专项债提速、地产支持良性循环等政策效果预计在节假和冬奥后逐步显现,项目会加速落地。 2. 服务业PMI新订单降幅深化:服务业PMI扩张放缓50.3%(前值52.0%),主因新订单降至46.8%(前值48.2%)。 以下为正文内容: PMI分析报告回顾: 1、PMI稳中有变 为冲击而非周期性因素主导——2021年1月PMI分析 2、多因素导致PMI低于预期——2021年2月PMI分析 3、经济内生动力增强 需关注宏观审慎政策力度——2021年3月PMI分析 4、配送时间延长 供应链受阻——2021年4月PMI分析 5、新出口订单降至枯荣线下——2021年5月PMI分析 6、生产受阻、价格受控;出口收缩,需求切换——2021年6月PMI分析 7、疫情汛情冲击,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2021年7月PMI分析 8、冲击和转型:PMI短期回落——2021年8月PMI分析 9、意料之中的收缩——2021年9月PMI分析 10、政策已经微调 景气依旧向下——2021年10月PMI分析 11、制造业生产恢复,建筑业订单加速——2021年11月PMI分析 12、逆季节上行主因原材料库存修复——2021年12月PMI分析 招商宏观团队:谢亚轩、张一平、刘亚欣、高明、张秋雨、马瑞超、张岸天 关注“轩言全球宏观”请长按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