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招商基础化工】建龙微纳深度报告:发展空间广阔的分子筛行业龙头

【招商基础化工】建龙微纳深度报告:发展空间广阔的分子筛行业龙头

作者:微信公众号【招商基础化工】/ 发布时间:2021-06-17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招商证券《【招商基础化工】建龙微纳深度报告:发展空间广阔的分子筛行业龙头》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公司是国内分子筛行业龙头企业,具有全产业链优势,分子筛行业技术壁垒高,公司多种产品突破垄断,实现进口替代;做大做强分子筛吸附剂业务,新产能持续投产;新应用场景增加,分子筛需求有望大幅增长;新产品品种增加,市场空间和盈利能力有望提升;定增募投项目明年底投产,业绩增长确定性高。 评论 ? 1)分子筛行业技术壁垒高,公司有全产业链优势。 国际大型分子筛企业长期垄断了制氢制氧分子筛的核心技术,公司多种产品已经突破垄断,不断实现进口替代。此外,公司具备分子筛原粉、成型分子筛等产业链一体化优势。 ? 2)做大做强分子筛吸附剂业务,新产能持续投产。 公司现有分子筛原粉、成型分子筛产能分别3.1万、2.9万吨/年,包括新建的9000吨/年高效制氢制氧分子筛,2021年底1.2万吨/年分子筛原粉和泰国1.2万吨/年成型分子筛将投产。 ? 3)新应用场景增加,分子筛市场需求将大幅增长。 老龄化会使家用制氧机普及率不断提高,医院升级改造集中供氧也会带来新的需求,分子筛属于耗材;氢能源行业快速发展,制氢系列分子筛市场需求爆发力强。 ? 4)新产品品种增加,市场空间和盈利能力将提升。 公司拓展了煤化工、国六柴油车尾气处理等催化剂类分子筛新产品,国六标准实施后进口替代空间大,催化剂类分子筛附加值更高,将带动公司整体盈利能力提升。 ? 5)定增募投项目明年底投产,业绩增长确定性高。 公司拟投资10.2亿元建设吸附材料产业园改扩建项目,奠定未来成长基础,其中定增募投的一期项目预计明年底建成投产,分子筛催化剂等产品将放量。 ? 6)给予“强烈推荐-A”投资评级。 预计2021~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9亿、2.53亿、3.29亿元,对应EPS分别为3.10、4.38、5.69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30、21、16倍,根据公司股权激励计划,2020~2022年业绩增长目标值为分别比2019年净利润增长55%、85%、170%,保底增速有保障。首次覆盖,给予 “强烈推荐-A”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上涨、新项目建设不及预期、新产品放量不及预期。 一 公司总体概况 洛阳建龙微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前身为洛阳市建龙化工有限公司,2019年12月在科创板上市,公司致力于医疗保健、清洁能源、工业气体、环境治理及能源化工等领域相关分子筛吸附剂和催化剂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技术服务,是一家具有自主研发能力及持续创新能力的新材料供应商和方案解决服务商。 1、打造分子筛全产业链优质企业 持续加强科技创新,打造分子筛全产业链优质企业。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公司逐渐形成了现有的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目前公司主要产品为医疗保健制氧分子筛、工业制氧分子筛、制氢分子筛、气体干燥与净化用分子筛、煤化工及石油化工领域分子筛、环境保护领域分子筛、建筑材料领域分子筛等,是涵盖分子筛原粉、分子筛活化粉、成型分子筛和活性氧化铝全产业链的优质企业。 核心产品性能指标竞争力强,持续扩产提升行业竞争地位。公司多种分子筛产品已在深冷空分制氧和变压吸附制氧领域突破垄断,产品性能指标具有与国际大型分子筛企业竞争的能力。公司现有年产分子筛原粉31000 吨、成型分子筛29000 吨、分子筛活化粉3000吨以及活性氧化铝5000 吨的生产能力,未来将持续扩充分子筛产能。 2、近几年经营业绩保持快速增长 近几年公司收入规模持续增长,经营业绩增速较快。2020年公司实现收入4.52亿元,同比增长11.2%,归母净利润1.27亿元,同比增长48.1%,尽管受疫情影响,公司业绩仍保持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医疗保健制氧系列分子筛新产能放量。2017年公司亏损是由于为担保方代偿了银行贷款,目前公司对外担保义务已全部解除,不会对公司未来盈利能力造成影响。2021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5亿元,同比增长65.8%,归母净利润3283万元,同比增长123.4%。 成型分子筛为公司核心主业,盈利能力持续提升。2020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中成型分子筛占比82.8%,其次是分子筛原粉、分子筛活化粉分别占比10.4%、4.5%;综合毛利率44.4%,同比提高5.5 pct,其中成型分子筛毛利率47.15%,同比提高7.12pct。近几年成型分子筛毛利率持续提升,主要是2018年后部分原料成本走低、公司产能规模扩大以及调整了分子筛产品的销售结构,高附加值产品占比增加。 3、股权激励计划利好公司发展 公司推出股权激励计划,有利于未来长远发展。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为李建波、李小红夫妇,直接和间接持有上市公司40.39%股权。2020年公司推出限制性股权激励计划,以25元/股的授予价格向55名激励对象授予72万股限制性股票,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目标值较2019年分别增长55%、85%、170%。股权激励计划的推出将有效提升核心团队凝聚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确保公司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实现。 二 分子筛技术壁垒高,国内企业不断突破 分子筛又称沸石或泡沸石,具有吸附、离子交换、催化等功能。分子筛是一类无机非金属多孔晶体材料,具有大的比表面积、规整的孔道结构以及可调控的功能基元,能有效分离和选择活化直径尺寸不同的分子、极性不同的分子、沸点不同的分子及饱和程度不同的有机烃类分子,具有“筛分分子”和“择形催化”的作用。分子筛作为催化材料、吸附分离材料以及离子交换材料,在石油化工、煤化工、精细化工、冶金、建材、环境保护(包括核废水、核废气处理)、土壤修复与治理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是一种能够实现节能减排、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作用的战略新兴材料。 1、分子筛具有较高的技术和市场准入门槛 分子筛原粉合成技术壁垒高,决定了成型分子筛的性能。由于分子筛原粉要进一步加工,所以对其硅铝比、粒度、堆积密度、筛余量等技术指标有较高要求,原粉质量直接决定了成型分子筛的结晶度、晶体尺寸、硅铝比等重要技术指标。公司的主要核心技术产品已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性能指标、国内领先水平,在分子筛原粉、分子筛活化粉、成型分子筛和活性氧化铝方面均拥有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 (1)分子筛原粉主要采用水热合成工艺路线,核心技术流程包括初始反应凝胶的制备、老化、晶化、离子交换等多个步骤,由于整个晶化涉及到复杂的化学反应过程,且成核和晶体生长又多在非均相体系中,因此合成优质分子筛原粉存在较高技术门槛。 (2)公司在分子筛原粉生产上取得多项发明专利,运用合成母液回收再利用技术、逆流交换技术,实现了分子筛原粉晶体尺寸可控、交换度可控、硅铝比可控、分子筛原粉类型可控,同时降低了原粉生产成本。 (3)成型分子筛是由分子筛原粉和粘结剂等组份通过一定比例混合、成型,经过干燥、高温焙烧制成的具有外观形状规则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其中“工艺配比、焙烧技术”是成型分子筛生产中涉及的技术核心,公司在成型分子筛方面的工艺配比、焙烧技术、自动化生产处于优势地位。 分子筛研发难度大、开发周期长,下游行业准入门槛高。分子筛产品从基础理论到工业化放大的研发,从实验室阶段向工业规模化生产中,需要对分子筛工艺配比、合成与交换工业条件等进行复杂的实验,导致研发难度较大,新产品的开发周期较长,同时在产品推广上需要经受时间的考验。 (1)由于分子筛的质量对制氧制氢装置的运行安全和生产效率至关重要,制氧制氢装置使用单位一般不会轻易更换分子筛供应商,分子筛企业的产品除需要较高的质量外,还需经过客户试用、小规模应用等多年时间才有可能被客户正式应用。 (2)公司经过多年的研发,取得了从分子筛原粉到成型分子筛的核心技术,并通过多个大中型制氧制氢装置成功应用的示范效应积累了客户资源,提升了品牌形象,在存量市场持续推进替代进程。 2、国内企业不断突破国外企业的技术垄断 国外企业长期垄断分子筛技术和市场,国内企业逐步实现突破。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分子筛行业起步较晚,一直扮演追赶者角色,由于发展时间较短,我国分子筛行业在技术、行业成熟度、市场应用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在工业气体制备装置中,分子筛是一种有使用寿命、需定期更换的核心材料,近十年来,随着国内分子筛企业不断进行技术突破,产品性能已达到国际标准,下游客户对于产品的认同度和使用意愿获得了明显提升。 (1)长期以来,霍尼韦尔UOP、阿科玛等国际大型分子筛企业垄断了制氢制氧分子筛的核心技术,国内成套进口设备在更换分子筛时考虑到分子筛的性能优劣对制氧制氢设备效率及安全性至关重要,从而极少更换分子筛供应商。 (2)随着国内经济蓬勃发展,国内分子筛企业的技术积累与下游应用领域市场的需求为国内分子筛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大的机遇。国产分子筛产品在国内制氧制氢大中型装置等领域进口替代进程的推进,降低了在市场供应中被国外分子筛企业卡脖子的风险,也有助于降低使用单位的运营成本。 公司产品技术指标与国际同类产品持平,多个产品实现进口替代。公司2004年就布局了分子筛吸附剂,PSA/VPSA制氧分子筛市场拓展用了10年,经受住了时间考验。上海化工研究院对公司的3A、4A、13X、Li -LSX、JLOX-300 和JLOX-500分子筛产品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具备进口替代的能力。 全球分子筛吸附剂呈两极分化格局,公司是国内领军企业。2018年全球产能万吨级以上的分子筛厂商主要有9家,包括霍尼韦尔UOP、阿科玛、Zeochem、日本东曹以及中国的建龙微纳、上海恒业等,这九大厂商全球产能占比64.8%。国内分子筛吸附剂市场国际化程度高,参与者大部分是民营企业且规模较小,年产万吨级以上的成型分子筛企业较少。面对国际大型分子筛企业的竞争,国内成型分子筛企业需要拥有良好的技术创新能力和较大的生产规模来应对。多年来,公司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持续推出新产品,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是国内分子筛行业引领者之一。 三 分子筛市场空间广阔,需求持续增长 分子筛吸附剂应用最为广泛,分子筛催化剂附加值更高。分子筛具有优良的吸附、催化、离子交换的功能,其中分子筛吸附剂使用最为广泛,分子筛催化剂市场价值更大,全球分子筛市场的增长是由石油和天然气行业的高需求推动的。根据美国咨询公司Industry ARC,预计全球分子筛的需求量将逐步提高,全球分子筛市场规模2020-2025年年均复合增长5.65%,2025年达到43.9亿美元。目前全球分子筛市场主要集中在发达地区,例如北美与欧盟地区,中国是近几年分子筛用量最大,增长速度最快的地区。 1、分子筛吸附剂市场保持稳步增长 国内分子筛吸附剂市场及产品销量保持稳步增长。2018年全球分子筛吸附剂市场容量14.97 亿美元,预计2023 年达到20.10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6.08%;全球分子筛吸附剂消费量为33.5万吨,预计2023 年达到43.7万吨,年均复合增长5.01%。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经济前瞻研究院的分析,工业气体市场规模增速大致是GDP增速的1.4倍。随着我国工业的持续快速发展,节能降耗技术的大力推广以及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工业用氧市场将不断拓展,给分子筛吸附剂的市场需求带来更大的增长空间。 分子筛吸附剂下游以空气分离、炼油为主,制氧分子筛是公司主要收入来源。分子筛吸附剂应用领域多样,包括炼油、空气分离、石化、制冷剂、天然气等,其中空气分离、炼油需求占比分别为17%、29%。公司分子筛产品主要涵盖医疗保健、清洁能源、工业气体、环境治理及能源化工等领域,其中制氧分子筛收入占比56.7%。 工业制氧领域分子筛存量及增量市场空间大。以氧气为代表的工业气体是“工业的血液”,工业气体制备的本质是将氧气、氮气、氢气等目标气体进行分离提纯,核心是气体分离设备和分子筛等吸附剂。工业制氧主要有深冷空分和变压吸附制氧两种途径,分子筛是其中不可缺少的基础耗材,其质量对空分设备的运行安全和生产效率至关重要。 (1)分子筛纯化系统是深冷空分制氧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分子筛清除和净化空气中所含的水分、乙炔、二氧化碳等杂质;变压吸附制氧中,分子筛可以直接吸附空气中的氮气、二氧化碳等杂质气体,从而得到富氧气体,随着变压吸附制氧设备超大型化,相比变压吸附(PSA)制氧设备,真空变压吸附(VPSA)制氧设备在大型化其综合能耗等运营成本规模经济优势愈发明显。 (2)2020年我国化工和冶金深冷空分设备制氧能力3725万Nm3/h,假设以每万Nm3/h装填20吨分子筛、每5年更换一次来推算,对应存量市场分子筛需求1.49万吨;按照每年新增深冷空分设备制氧能力210万Nm3/h计算,对应分子筛需求0.42万吨,因此我国深冷制氧每年分子筛需求量约1.91万吨。 (3)经过多年的市场考验,公司“JLOX-300系列、JLPM系列”和“JLOX-100 系列”分子筛产品已经分别在深冷空分和变压吸附制氧装置实现了对国际大型分子筛企业的进口替代,与国际大型分子筛企业展开竞争。 医疗保健制氧领域分子筛需求爆发力和潜力大。医疗保健制氧主要面向医疗卫生机构集中供氧和家用制氧两个市场。公司JLOX-100系列、JLOX-500系列分子筛是医疗卫生机构中变压吸附方式集中供氧及移动式医用、家庭保健用氧制氧机的核心材料。 (1)分子筛医用制氧机较传统的钢瓶氧以及液态氧,具有使用安全性高、制氧效率高、经济价值高等优势。2020年我国医用制氧市场规模将超过 200 亿元,疫情冲击下,政策明确了每个重大疫情救治基地需要配备50台制氧机。分子筛医用制氧机将弥补氧瓶气氧和液氧氧源的不足,医院集中供氧渗透率将进一步提升。 (2)2020年国内制氧机产量210万台,同比增长50%,由于国外疫情反复,我国制氧机出口量大幅增长,2020年出口量35.3万台,同比增长642%,2021年一季度我国制氧机出口量26.58万台,达到2020年全年的75%。 (3)家庭保健类制氧机具备即制即用、新鲜自然、制取氧气浓度达到 90%以上的优点。我国慢阻肺患者已达到1亿,慢阻患者每天坚持吸氧15小时以上,能够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存率。目前家用制氧机在国内慢阻肺患者的渗透率仅10%左右,未来提升空间大。 受益于氢能源行业发展,制氢系列分子筛市场空间广阔。氢能源是一种理想的清洁能源,全球各国家地区纷纷将其视为未来新能源战略发展方向。制氢系列分子筛在目前高效、低成本从工业驰放气中回收、提纯高纯度氢气中具有显著优势,也有利于帮助设备使用单位综合资源化利用,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对氢能源战略、燃料电池新能源汽车等清洁能源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1)公司JLPH5系列制氢分子筛采用二次水热晶化处理的全结晶等技术制备,是工业尾气制氢路线中的核心技术产品,该系列产品2016年完成工业化并推向市场,目前已经成为公司主要产品之一。 (2)2020年底公司JLPH5 系列分子筛在某项目成功应用,产出氢气的纯度可以满足GB/T37244-2018的氢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用氢要求,可用于燃料电池汽车的加气;2020年公司完成了新疆某项目的“制氢系列分子筛千吨级市场应用”,利用公JLPH5 系列分子筛将30%氢气纯度的原料气提升至氢气含量达到99.9%以上。 2、分子筛催化剂市场提升空间大 环境治理领域市场需求逐步释放,有望成为新的增长点。国内环保相关的政策法规日趋严格和明确,碳中和、柴油车国六尾气脱硝处理、VOCs 处理、核废水处理等领域相关政策深入推进,分子筛在国内环境治理等新兴市场蓬勃发展。围绕环境保护领域,公司正有序推进烟道气脱硝分子筛、柴油车尾气脱硝分子筛催化剂、JLDN-2脱N2O专用分子筛、核废水处理专用分子筛等三新市场产品的研发、市场化工作。 公司积极布局分子筛催化剂领域,储备了相关产品技术。石油化工和煤化工是分子筛催化剂的主要应用领域,当前中石油、中石化等大型央企完全主导和垄断了国内的石油化工领域的催化剂市场,目前公司暂未涉足该领域分子筛催化剂的生产。公司目前已在能源化工领域用分子筛催化剂方面进行了研发试验布局,并储备了煤制乙醇分子筛催化剂、煤制丙烯分子筛催化剂和柴油车尾气脱硝催化剂等产品技术。 国六标准堪称全球最严排放标准之一,部分催化器需配套分子筛催化剂。国六标准实施后,所有柴油车都需要安装尾气处理装置,以实现尾气达标排放。近年来,尾气催化系统主要基于氧化催化和还原催化两大类反应,前者是将未充分燃烧的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可溶性有机成分在富氧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后者主要将剩余的CO、HC、NOx在贫氧条件下反应生成氮气、二氧化碳、水的过程。柴油车尾气催化系统中SCR和ACS需要使用沸石分子筛。 随着国六排放标准的实施,国内沸石分子筛需求将大幅增长。2020年我国商用柴油车产量357万辆,同比增长24.4%,乘用柴油车产量为6.3万辆。通常重型柴油车、轻型柴油车平均排量分别为13L、3L,催化剂载体体积为发动机排量的2.5倍,平均每辆重柴、轻柴沸石分子筛用量分别为4.875kg、1.125kg,以2020年汽车产量为基数进行测算,国内沸石分子筛年需求总量约9900吨。根据LMC预测2021年全球重型柴油车产量达到392万辆,欧洲轻型柴油车产量约539万辆,则全球车用沸石分子筛需求量保守估计2.5万吨,对应市场规模超过70亿元,若考虑欧洲地区以外的轻型柴油车,则全球车用沸石分子筛产品需求量更大。 分子筛催化剂在新型煤化工领域具有广泛应用。新型煤化工产品主要包括煤制甲醇、煤制乙醇、煤制烯烃、煤制工业燃气、煤制乙二醇和煤制油等,其中煤制烯烃产业是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分子筛在煤化工领域的应用是公司重要研发方向。 (1)截至2019年底,我国煤(甲醇)制烯烃产能为1582万吨/年,当年实现产量1276万吨,按照1吨烯烃产品催化剂消耗量1千克计算,对应分子筛催化剂需求量约1.3万吨,预计2025年我国煤(甲醇)制烯烃产能将突破2000万吨/年。 (2)甲醇制丙烯(MTP)是煤经合成气路线制取丙烯的重要途径,2019年我国已经建成MTP总产能 146万吨/年。公司拟生产的催化剂JLTP成型分子筛用于MTP工艺中,着力于提高丙烯收率、降低低碳烷烃收率,以实现现有煤制丙烯装置经济性运行。 煤制乙醇市场需求空间广阔,将带动相关分子筛催化剂需求提升。我国生物质乙醇难以补足需求缺口,给煤制燃料乙醇带来发展契机。全球乙醇产量的60%用作汽车燃料,添加10%的燃料乙醇,可减少汽车尾气CO排放量的30%、烃类排放量的40%,以及减少NOx的排放。目前我国推广使用的是E10车用乙醇汽油,在汽油中添加 10%的乙醇,相比于生物法工艺,煤制燃料乙醇在成本及盈利上更具有优势。 (1)以2020年汽油产量的10%作为乙醇需求量来估计,理论上燃料乙醇需求量1317万吨,然而国内燃料乙醇产量仅为274万吨左右,尚存在千万吨级左右的供需缺口,对应分子筛催化剂需求量在万吨量级。 (2)DMTE技术是目前煤制乙醇最经济的技术路线之一,主要采用高性能的分子筛催化剂和铜基催化剂,该工艺经济性高、反应条件温和、目标产物选择性好。公司拟生产的二甲醚羰基化催化剂 JLDM-1成型分子筛用于煤制乙醇过程中最核心的反应环节,即二甲醚(DME)羰基化制乙酸甲酯(MA)的反应。 四 公司是国内分子筛龙头,迎来快速发展期 1、以分子筛原粉技术为核心,持续扩充产能 掌握分子筛原粉合成的核心技术,具有产业链一体化优势。分子筛原粉是生产分子筛活化粉和成型分子筛的核心原材料,活性氧化铝与分子筛配合使用、配套销售。2020年公司分子筛原粉产量约59%自用,近几年随着成型分子筛产能扩充,公司分子筛原粉自用比例逐年上升。公司拥有的4条分子筛原粉生产线和7条成型分子筛生产线,除1条成型分子筛生产线外,其余均为全自动生产线,可以有效保证分子筛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随着新项目逐渐建成投产,公司分子筛产能规模持续扩大。2020年公司分子筛原粉及成型分子筛的产能均处于饱和状态,公司加速升级优化现有产能、扩充新产能破解产能瓶颈。目前公司成型分子筛产能29000吨/年,其中2020Q2募投项目“4500 吨富氧分子筛生产线”建成投产,2021年上半年9000吨/年高效制氢制氧分子筛建成投产,预计2021年底泰国子公司1.2万吨/年成型分子筛将投产。目前公司分子筛原粉产能31000吨/年,预计2021年底新建的1.2万吨/年分子筛原粉产能将投产。 2、定增募投建设新项目,打开未来成长空间 投资建设吸附材料产业园改扩建项目(一期),从吸附剂领域向催化剂领域进军。“吸附材料产业园改扩建项目”预算总投资 10.2亿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改扩建用于 8 种规格的产品所需的生产线及配套环保、仓储、道路等设施。一期项目投资总额为2.67亿元,其中使用募集资金投入1.94亿元,计划建设周期为18个月,产品主要为应用于环境保护及能源化工领域的分子筛类吸附剂和催化剂,项目达产后,税后内部收益率为17.56%,税后静态投资回收期为4.1年。 (1)公司将在巩固制氧、制氢、吸附干燥等传统领域优势的同时,积极向氢气提纯、一氧化碳提纯、煤制乙醇、煤制丙烯等能源化工领域;钢厂烟道烧结尾气脱硝、污染物资源化综合利用,柴油车尾气脱硝等环境治理领域;核废水处理、盐碱地土壤改良等生态环境修复领域拓展,实现分子筛在能源化工与环境保护领域的创新应用。 (2)通过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实施,公司的成熟产品生产能力和新产品产业化能力进一步增强,研发优势、技术储备和规模效应进一步体现,战略布局更加清晰,有助于公司持续健康发展。 五 公司是国内分子筛龙头,迎来快速发展期 1、关键假设 (1)假设2021~2023年公司分子筛原粉不含税销售均价维持5400元/吨,销量分别为4000吨、200吨、0吨,外销量逐年下降,最终全部自用。 (2)假设2021~2023年公司成型分子筛不含税销售均价维持23000元/吨,销量分别为2.5万、3.8万、4.2万吨。 (3)假设2021~2023年公司分子筛活化粉不含税销售均价维持12700元/吨,销量分别为1900、2200、2500吨。 (4)假设2021~2023年公司活性氧化铝不含税销售均价维持6000元/吨,销量分别为2500、3000、4000吨。 2、投资建议 预计2021~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9亿、2.53亿、3.29亿元,对应EPS分别为3.10、4.38、5.69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30、21、16倍,根据公司股权激励计划,2020~2022年业绩增长目标值为分别比2019年净利润增长55%、85%、170%,保底增速有保障。首次覆盖,给予 “强烈推荐-A”投资评级。 六 风险提示 1、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 公司主要原材料氢氧化钠、固体纯碱硅酸钠、氢氧化铝和锂盐等对主营业务成本的影响较大,若未来公司主要原材料价格大幅增长,且公司产品销售价格不能同步提高,将对公司的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2、产品迭代引起的风险。 成型分子筛是煤化工、石油化工、冶金等行业所需的基础耗材,如果竞争对手推出更高效、更节能环保的成型分子筛,将会大幅挤占公司的市场份额。若公司不能准确预测产品和技术的发展趋势,及时响应客户需求,持续技术研发进行产品性能升级和结构更新,公司的产品将逐渐丧失市场竞争力。 3、新产品放量不及预期风险。 公司新推出催化剂类分子筛,尽管具有一定技术优势,但新产品需要进行市场拓展,同时面临同行的竞争,存在放量不及预期风险。 4、新项目投产不及预期风险。 新项目容易受到审批、政策、调试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新项目能否顺利投产存在一定不确定性,如果投产不及预期,将影响公司业绩预期。 - END - 分析师承诺 负责本研究报告的每一位证券分析师,在此申明,本报告清晰、准确地反映了分析师本人的研究观点。本人薪酬的任何部分过去不曾与、现在不与,未来也将不会与本报告中的具体推荐或观点直接或间接相关。 周铮(北京):招商证券基础化工行业首席分析师。金融学硕士,2015年加入招商证券。曾供职于天相投顾、华创证券、方正证券。 段一帆(深圳):招商证券基础化工行业高级分析师。天津大学化学工程硕士,2018年2月加入招商证券,曾供职于太平洋证券。 曹承安(上海):招商证券基础化工行业高级分析师。上海交通大学硕士毕业,2020年8月加入招商证券,曾供职于中化国际、浙商证券。 实习生 张歆钰 上海交通大学 刘沛 西南财经大学 连莹 复旦大学 严敏萱 威斯康星大学 李彤锋 清华大学 施苏展 浙江大学 赵宇航 德国波茨坦大学 免责声明 特别提示 本公众号不是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招商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公众号只是转发招商证券已发布研究报告的部分观点,订阅者若使用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或缺乏相关的解读而对资料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 本公众号所载信息、意见不构成所述证券或金融工具买卖的出价或征价,评级、目标价、估值、盈利预测等分析判断亦不构成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投资建议。该等信息、意见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具有针对性、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订阅者应当对本公众号中的信息和意见进行评估,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招商证券对本公众号所载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对依据或者使用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所造成的任何后果,招商证券均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仅供招商证券股份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其他的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公众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内容的适当性,招商证券不会因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或者收到、阅读本公众号所载资料而视相关人员为专业投资者客户。 一般声明 本公众号仅是转发招商证券已发布报告的部分观点,所载盈利预测、目标价格、评级、估值等观点的给予是基于一系列的假设和前提条件,订阅者只有在了解相关报告中的全部信息基础上,才可能对相关观点形成比较全面的认识。如欲了解完整观点,应参见招商证券网站(http://www.cmschina.com/yf.html)所载完整报告。 本公众号所载资料较之招商证券正式发布的报告存在延时转发的情况,并有可能因报告发布日之后的情势或其他因素的变更而不再准确或失效。本资料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仅为报告出具日的观点和判断。该等意见、评估及预测无需通知即可随时更改。 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涉及的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走势可能受各种因素影响,过往的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预示和担保。在不同时期,招商证券可能会发出与本资料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不一致的研究报告。招商证券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的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资料意见不一致的市场评论或交易观点。 本公众号及其推送内容的版权归招商证券所有,招商证券对本公众号及其推送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招商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者承担。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