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周快讯】6月26日-6月30日
(以下内容从浙商证券《【浙周快讯】6月26日-6月30日》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01 热点事件解读 汽车 据乘联会调研显示,6月中旬乘用车总体市场折扣率约为17.8%,较5月底扩大0.6%。头部厂商(零售销量占总市场80%以上)零售目标较上月环比增长约5%。 人民币 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6月26日双双跌破7.23,中国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有鑫表示,从外部看,主要受欧美央行继续收紧货币政策影响,中外在货币政策周期上的分化和差异,加大了近期人民币汇率压力。 AI 在全球掀起AI热潮的ChatGPT,似乎进入了瓶颈期。根据SimilarWeb数据,前期ChatGPT的访问量增长率惊人,但在4月份明显放缓,环比增长率仅12.6%,到了5月这个数字已经变为了2.8%,6月的环比增长率有可能为负数。 地产 已有多地松绑限售政策。据诸葛数据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6月中旬,包括郑州、青岛、苏州、金华、南京、常州、东莞、西安等超20城放松限售政策。 政策 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促进家居消费的若干措施》。会议指出,家居消费涉及领域多、上下游链条长、规模体量大,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提振,有利于带动居民消费。 02 本周市场观点 权益市场 上周市场探底回升,上证指数收3202.06点,一周涨跌+0.13%。两市日成交额下滑至1万亿元以下。 市场风格角度,【小盘】和【红利】相对反弹更多。 细分板块方面,家居、工业母机、钠电池、光伏、氢能源涨幅居前,软件、计算机、AI、传媒、游戏大幅回调。动量榜单也发生很大变化,汽车零配件、工程机械、汽车、5G、白色家电进入榜首。 市场之前过度聚焦AI,甚至出现了类似4月份的“1-9”行情,往往就是波动放大的前兆。加上端午小长假期间,地缘局势发生意外变化,人民币汇率近期也在快速向新的平衡调整,致使市场悲观情绪上升,整体风险偏好下降。 传言美国限制英伟达向中国销售和ChatGPT访问量增速下滑等因素,导致即便是最热趋势板块也出现大幅回调。但在大幅回调中,也能看到资金相对流向,一部分资金重新关注赛道股,尤其是回调比较充分的新能源板块。 展望7月,对于大盘我们认为不应悲观,中短期里比较难判断的是结构。AI经历了一轮集中上涨后,有获利调整需求。新能源等赛道板块虽然调整比较多,但还没有难形成一致预期。7月份很可能是一个磨底并找方向的阶段。此外,7月又将迎来政策窗口期,这个关口理应保持一份期待。 债券市场 上周我国公布了PMI和工业企业利润数据,制造业PMI低位徘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边际改善:(1)PMI:6月制造业PMI49(+0.2),仍低于季节性水平。各分项显示经济仍在低位徘徊,外需回落且幅度不低,内需小幅回升,6月新订单48.6(+0.3)、出口订单46.4(-0.8),生产量50.3(+0.7)和采购量48.9(-0.1);购进价格指数45(+4.2)、原材料和产成品库存分别为47.4(-0.2)和46.1(-2.8),产成品去库力度很大,已降至历史同期最低,但原材料库存仍降,显示企业对原材料储备仍然谨慎。非制造业PMI53.2(-1.3),已创历史新低,降幅超季节性,其中建筑业PMI55.7(-2.5),服务业PMI52.8(-1)。(2)工业企业利润: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2.6%(前值-18.2%),营收同比-1.5%(前值3.8%),产成品库存同比3.2%(前值5.9%),拆分量价率来看,量价齐跌,利润率边际改善是带动利润增速好转的主要原因:5月利润率6.2%(前值5.2%),利润率同比-11%(前值-21.4%),边际改善明显。但企业毛利率和ROA仍在下降,费用率边际上升,盈利能力仍弱,利润率的改善主要受投资收益走高影响,该因素单月波动较大,持续性不强。往后看,基数影响下利润率同比仍是负向拖累,年内PPI回升但幅度有限,利润增速仍会偏弱。 政策面上,29日,总理主持召开国常会,强化安全隐患排查整治,部署提振家居消费,要求促进家居消费的政策要与老旧小区改造、住宅适老化改造、便民生活圈建设、完善废旧物资回收网络等政策衔接配合、协同发力,形成促消费的合力;28日,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发表演讲,表示将在扩大内需潜力、激发市场活力、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等方面,推出更多务实有效的举措,有信心、有能力,在一个较长的周期内,推动中国经济在高质量发展轨道上行稳致远。 海外方面,美国一季度实际GDP环比折年率终值为2%,较初值1.3%大幅上修,超出市场预期的1.4%。上周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上行7bp至3.81%。 上周央行净投放5570亿元,维护跨月流动性,资金面整体均衡。从周均值来看,DR001下行81bp至1.18%,DR007下行6bp至1.96%,R007均值上行46bp至2.68%。二级利率债收益率整体下行:1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1bp至1.97%,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3bp至2.63%;1年期国开债收益率下行1bp至2.11%,10年期国开债收益率下行3bp至2.77%。 03 后市展望 权益市场 上周市场先抑后扬,全周上证指数上涨0.13%,创业板指数上涨0.14%。纺织服装、煤炭、电力设备较好,计算机、传媒、食品饮料表现较差。我们的私募产品净值本周变动在0.1%至1.1%之间。 618落幕,各大平台并未公布具体增速,预计同比仍是正增长。从6月12日-6月18日当周的快递数据来看,快递揽收件数同比增长9.9%,侧面反映今年618销售额大概率仍能实现同比正增长。二季度以来,线下零售逐月走弱,线上零售边际走强,趋势与年初不同。从统计局数据来看,随着前期积压需求释放,二季度线下消费各业态销售额两年复合增速多数下滑。相比之下,线上零售各品类销售额增速在于季度悉数走强。但即便线上零售边际走强,618也仅是个位数正增长,或反映消费整体动能偏弱。收入增长乏力是症结所在,期待政策积极发力。结合高频数据来看,市内交通、商圈人流仍有韧性,反映消费场景充分打开。消费动能减弱更多缘于收入增长乏力。6月20日,全国政协组织召开“恢复和扩大消费”调研协商座谈会,反映政策制定者对于扩消费工作的重视,政策发力值得期待。 整体来看,投资、消费、进出口全面走弱,宏观经济的压力进一步上升。经济刺激政策出台的必要性在上升:经济增长偏弱的背景下,就业压力开始显现,总量和结构性刺激政策料将出台。否则这个位置容易出现经济走弱——微观主体裁员——预期走弱——消费不振——经济走弱的负向循环,打破这个负向循环的逆周期调节在这个时间窗口是比较合适的。消费、农村基建均有空间,现在的痛点在于收入预期的不稳定和过去一段时间经济低迷带来的家庭资产负债表衰退,适时出台普适性刺激政策有助于经济走出螺旋下降的负向循环。近期出台的新能源汽车政策、促进家电家居用品消费政策都属于经济底部行业刺激政策。 债券市场 债市策略:今年是中国式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开局之年,二季度受低基数影响增速不低,稳增长政策出手时间偏慢。6月PMI数据显示经济整体仍偏弱,国常会提出研究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一批政策措施以来,目前尚未看到偏强刺激政策。后续政策力度和有效性仍是债市交易重点。若政策力度和有效性较弱,则基本面和信心下滑态势难以扭转,债市环境仍有利;若稳增长政策效果较强则债市空间和时间将被压缩,但只要不突破“房住不炒”范畴,预计对债市冲击高度有限。总体方向上“稳增长政策”可能会形成短期冲击,但“高质量发展”则会打开利率底,回调仍是机会。
01 热点事件解读 汽车 据乘联会调研显示,6月中旬乘用车总体市场折扣率约为17.8%,较5月底扩大0.6%。头部厂商(零售销量占总市场80%以上)零售目标较上月环比增长约5%。 人民币 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6月26日双双跌破7.23,中国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有鑫表示,从外部看,主要受欧美央行继续收紧货币政策影响,中外在货币政策周期上的分化和差异,加大了近期人民币汇率压力。 AI 在全球掀起AI热潮的ChatGPT,似乎进入了瓶颈期。根据SimilarWeb数据,前期ChatGPT的访问量增长率惊人,但在4月份明显放缓,环比增长率仅12.6%,到了5月这个数字已经变为了2.8%,6月的环比增长率有可能为负数。 地产 已有多地松绑限售政策。据诸葛数据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6月中旬,包括郑州、青岛、苏州、金华、南京、常州、东莞、西安等超20城放松限售政策。 政策 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促进家居消费的若干措施》。会议指出,家居消费涉及领域多、上下游链条长、规模体量大,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提振,有利于带动居民消费。 02 本周市场观点 权益市场 上周市场探底回升,上证指数收3202.06点,一周涨跌+0.13%。两市日成交额下滑至1万亿元以下。 市场风格角度,【小盘】和【红利】相对反弹更多。 细分板块方面,家居、工业母机、钠电池、光伏、氢能源涨幅居前,软件、计算机、AI、传媒、游戏大幅回调。动量榜单也发生很大变化,汽车零配件、工程机械、汽车、5G、白色家电进入榜首。 市场之前过度聚焦AI,甚至出现了类似4月份的“1-9”行情,往往就是波动放大的前兆。加上端午小长假期间,地缘局势发生意外变化,人民币汇率近期也在快速向新的平衡调整,致使市场悲观情绪上升,整体风险偏好下降。 传言美国限制英伟达向中国销售和ChatGPT访问量增速下滑等因素,导致即便是最热趋势板块也出现大幅回调。但在大幅回调中,也能看到资金相对流向,一部分资金重新关注赛道股,尤其是回调比较充分的新能源板块。 展望7月,对于大盘我们认为不应悲观,中短期里比较难判断的是结构。AI经历了一轮集中上涨后,有获利调整需求。新能源等赛道板块虽然调整比较多,但还没有难形成一致预期。7月份很可能是一个磨底并找方向的阶段。此外,7月又将迎来政策窗口期,这个关口理应保持一份期待。 债券市场 上周我国公布了PMI和工业企业利润数据,制造业PMI低位徘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边际改善:(1)PMI:6月制造业PMI49(+0.2),仍低于季节性水平。各分项显示经济仍在低位徘徊,外需回落且幅度不低,内需小幅回升,6月新订单48.6(+0.3)、出口订单46.4(-0.8),生产量50.3(+0.7)和采购量48.9(-0.1);购进价格指数45(+4.2)、原材料和产成品库存分别为47.4(-0.2)和46.1(-2.8),产成品去库力度很大,已降至历史同期最低,但原材料库存仍降,显示企业对原材料储备仍然谨慎。非制造业PMI53.2(-1.3),已创历史新低,降幅超季节性,其中建筑业PMI55.7(-2.5),服务业PMI52.8(-1)。(2)工业企业利润: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2.6%(前值-18.2%),营收同比-1.5%(前值3.8%),产成品库存同比3.2%(前值5.9%),拆分量价率来看,量价齐跌,利润率边际改善是带动利润增速好转的主要原因:5月利润率6.2%(前值5.2%),利润率同比-11%(前值-21.4%),边际改善明显。但企业毛利率和ROA仍在下降,费用率边际上升,盈利能力仍弱,利润率的改善主要受投资收益走高影响,该因素单月波动较大,持续性不强。往后看,基数影响下利润率同比仍是负向拖累,年内PPI回升但幅度有限,利润增速仍会偏弱。 政策面上,29日,总理主持召开国常会,强化安全隐患排查整治,部署提振家居消费,要求促进家居消费的政策要与老旧小区改造、住宅适老化改造、便民生活圈建设、完善废旧物资回收网络等政策衔接配合、协同发力,形成促消费的合力;28日,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发表演讲,表示将在扩大内需潜力、激发市场活力、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等方面,推出更多务实有效的举措,有信心、有能力,在一个较长的周期内,推动中国经济在高质量发展轨道上行稳致远。 海外方面,美国一季度实际GDP环比折年率终值为2%,较初值1.3%大幅上修,超出市场预期的1.4%。上周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上行7bp至3.81%。 上周央行净投放5570亿元,维护跨月流动性,资金面整体均衡。从周均值来看,DR001下行81bp至1.18%,DR007下行6bp至1.96%,R007均值上行46bp至2.68%。二级利率债收益率整体下行:1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1bp至1.97%,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3bp至2.63%;1年期国开债收益率下行1bp至2.11%,10年期国开债收益率下行3bp至2.77%。 03 后市展望 权益市场 上周市场先抑后扬,全周上证指数上涨0.13%,创业板指数上涨0.14%。纺织服装、煤炭、电力设备较好,计算机、传媒、食品饮料表现较差。我们的私募产品净值本周变动在0.1%至1.1%之间。 618落幕,各大平台并未公布具体增速,预计同比仍是正增长。从6月12日-6月18日当周的快递数据来看,快递揽收件数同比增长9.9%,侧面反映今年618销售额大概率仍能实现同比正增长。二季度以来,线下零售逐月走弱,线上零售边际走强,趋势与年初不同。从统计局数据来看,随着前期积压需求释放,二季度线下消费各业态销售额两年复合增速多数下滑。相比之下,线上零售各品类销售额增速在于季度悉数走强。但即便线上零售边际走强,618也仅是个位数正增长,或反映消费整体动能偏弱。收入增长乏力是症结所在,期待政策积极发力。结合高频数据来看,市内交通、商圈人流仍有韧性,反映消费场景充分打开。消费动能减弱更多缘于收入增长乏力。6月20日,全国政协组织召开“恢复和扩大消费”调研协商座谈会,反映政策制定者对于扩消费工作的重视,政策发力值得期待。 整体来看,投资、消费、进出口全面走弱,宏观经济的压力进一步上升。经济刺激政策出台的必要性在上升:经济增长偏弱的背景下,就业压力开始显现,总量和结构性刺激政策料将出台。否则这个位置容易出现经济走弱——微观主体裁员——预期走弱——消费不振——经济走弱的负向循环,打破这个负向循环的逆周期调节在这个时间窗口是比较合适的。消费、农村基建均有空间,现在的痛点在于收入预期的不稳定和过去一段时间经济低迷带来的家庭资产负债表衰退,适时出台普适性刺激政策有助于经济走出螺旋下降的负向循环。近期出台的新能源汽车政策、促进家电家居用品消费政策都属于经济底部行业刺激政策。 债券市场 债市策略:今年是中国式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开局之年,二季度受低基数影响增速不低,稳增长政策出手时间偏慢。6月PMI数据显示经济整体仍偏弱,国常会提出研究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一批政策措施以来,目前尚未看到偏强刺激政策。后续政策力度和有效性仍是债市交易重点。若政策力度和有效性较弱,则基本面和信心下滑态势难以扭转,债市环境仍有利;若稳增长政策效果较强则债市空间和时间将被压缩,但只要不突破“房住不炒”范畴,预计对债市冲击高度有限。总体方向上“稳增长政策”可能会形成短期冲击,但“高质量发展”则会打开利率底,回调仍是机会。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