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可持续发展战略:ESG债券是什么?
(以下内容从浙商证券《挖掘可持续发展战略:ESG债券是什么?》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挖掘可持续发展战略: ESG债券是什么? 什么是ESG债券? ESG(Environmental, Social, Governance)债券是指与【环境主题、社会主题或公司治理】主题相关的债券。与一般债券一样,ESG债券的发行人欠持有人一笔债务,并有义务在规定的到期日支付本金和利息。ESG债券的发行者包括政府、公司、金融机构以及非金融机构,而在现阶段这些机构没有足够的资金,因此它们通过发行ESG债券进行融资,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或改善环境、社会和治理问题。 ESG债券分类 根据最终目标划分,ESG债券可分为绿色债券、社会债券、可持续发展债券和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前三类债券为特定项目提供融资,最后一类债券旨在实现公司的可持续经营目标。 绿色债券旨在为提高能源效率、防止污染、可持续农业、渔业和林业、保护水生和陆生生态系统、清洁运输、清洁水和可持续水管理的项目提供资金。 社会债券为实现积极社会成果或解决社会问题的项目提供资金或再融资。社会项目针对的是目标人群包括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失业者、妇女、残疾人和流离失所者,其目的是改善或解决目标人群的食品安全、教育、就业等问题。 可持续发展债券通常被看作是绿色债券与社会债券的结合体。 一般来说,急需绿色债券的企业往往都是高碳排放企业,比如石油、煤炭、钢铁等产业,他们都是重资产行业,企业正常经营也需要大量的资金,很难说短时间内进行融资就能实现绿色环保等目的,因此这些企业并不符合发行绿色债券的资质。而新推出的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SLB)能够解决这一问题: 与其他ESG债券规定的资金必须投向特定项目相比,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是目标导向型的融资工具,对发行主体、发行方式、资金投向无硬性要求,更著重企业自定的目标是否达成,资金用途更加灵活。 例如,如果一个公司通过发行社会债券来为其降低失业率的项目融资,那么债券的持有者则有权利知道项目资金将帮助创造或挽救多少个岗位或其它相关信息。而如果公司发行的是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他们则不需要提供诸如此类的信息,但是公司需要明确承诺在预设的时间线内,为实现其对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而做出变化。因此公司不需要用通过SLB融到的资金去实现节能环保的目的,他们可以选择动用别的资金,只要最终实现了目的即可。 中国企业积极响应ESG投资理念 ESG债券背后强调的是企业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履行社会责任、提高治理水平,即【ESG投资理念】。中国ESG评价体系起步较晚,目前影响力较为欠缺,但从A股上市公司披露的ESG报告数据来看,无论是企业还是监管层均在积极响应ESG投资理念。 2022年,超1400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ESG报告,比例首次超过30%。具体而言,发布ESG报告的上市公司数量从2009年的371家增加到2022年的1439家,涨幅近4倍(数据来源:商道融绿)。这一方面是由于企业本身对ESG理念认知度提升,另一方面也离不开证监会持续向市场释放ESG信息披露趋严信号。例如,2022年5月国资委出文鼓励央企加大ESG信息披露,争取2023年实现央企ESG披露全覆盖,由此可以预计2022-2023年我国大型企业ESG报告披露数量将进一步提升。 未来展望 虽然从众多数据中不难看出中国企业正积极响应ESG投资理念,但是中国ESG市场发展仍处在初级阶段,在许多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首要难点是对ESG理念的认知、重视和资源投入不足,特别是在董事会和组织方面的资源投入不足。目前,头部大体量企业拥有较高的披露比率,而大部分中小型公司仍对ESG不够重视。并且从现有上市公司公布的ESG报告来看,大部分只披露了ESG相关的管理政策,但执行方法和具体举措披露较少。可以预见在未来,国家将会出台更加严格的ESG披露要求与监管政策,促使企业将认知转变为行动,把政策变成具体措施,将ESG指标融入到企业,与企业的自身成长、与社会的观念转变共融。 第二,ESG的信息披露不充分,数据质量特别是定量化的数据可比性较差。由于没有统一、规范、详细的披露指引,企业需要寻找多种外部指引指导报告披露。披露标准不一,造成报告的信息披露质量差异较大,定量指标的覆盖率低。彭博研究报告显示,A股上市公司在ESG信息披露方面的平均得分只有25.9分,日本为30.8,美国为33.7,欧洲达到49.6,接近于满分。在未来,预计将会有更多的标准和框架被制定,搭建具有共性的基础库,实现标准化和共享化。 第三,ESG投资范围有望得到进一步扩大。目前我国已经度过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在经济增速逐步稳定的同时国家开始将重心移至环境保护,致力于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进一步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在未来,在环境维护(E)稳步进行的同时,ESG投资势必会将触手伸向社会(S)与治理(G)领域,这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免责声明: 本文为投教文章,由浙江浙商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简称“浙商资管”)编写,未经浙商资管事先书面同意,不得更改、传送、复印、复制或派发本文的全部或任何部分。本文所采用的数据均来自合法、合规渠道,分析逻辑基于作者的职业理解,通过合理判断得出结论,研究过程及结论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影响。本文所载的资料、工具及材料只提供给阁下作参考之用,不应被视为销售或购买或认购任何证券或其它金融产品票据的要约。以往的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显示及担保。本文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浙商资管于最初发布本文日期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未经通知而调整。本文所述观点可能不符合阁下特定的投资目标或投资需求,阁下并不能仅依赖本文而取代行使独立判断。因使用本文或其内容而导致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浙商资管不承担任何责任。
挖掘可持续发展战略: ESG债券是什么? 什么是ESG债券? ESG(Environmental, Social, Governance)债券是指与【环境主题、社会主题或公司治理】主题相关的债券。与一般债券一样,ESG债券的发行人欠持有人一笔债务,并有义务在规定的到期日支付本金和利息。ESG债券的发行者包括政府、公司、金融机构以及非金融机构,而在现阶段这些机构没有足够的资金,因此它们通过发行ESG债券进行融资,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或改善环境、社会和治理问题。 ESG债券分类 根据最终目标划分,ESG债券可分为绿色债券、社会债券、可持续发展债券和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前三类债券为特定项目提供融资,最后一类债券旨在实现公司的可持续经营目标。 绿色债券旨在为提高能源效率、防止污染、可持续农业、渔业和林业、保护水生和陆生生态系统、清洁运输、清洁水和可持续水管理的项目提供资金。 社会债券为实现积极社会成果或解决社会问题的项目提供资金或再融资。社会项目针对的是目标人群包括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失业者、妇女、残疾人和流离失所者,其目的是改善或解决目标人群的食品安全、教育、就业等问题。 可持续发展债券通常被看作是绿色债券与社会债券的结合体。 一般来说,急需绿色债券的企业往往都是高碳排放企业,比如石油、煤炭、钢铁等产业,他们都是重资产行业,企业正常经营也需要大量的资金,很难说短时间内进行融资就能实现绿色环保等目的,因此这些企业并不符合发行绿色债券的资质。而新推出的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SLB)能够解决这一问题: 与其他ESG债券规定的资金必须投向特定项目相比,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是目标导向型的融资工具,对发行主体、发行方式、资金投向无硬性要求,更著重企业自定的目标是否达成,资金用途更加灵活。 例如,如果一个公司通过发行社会债券来为其降低失业率的项目融资,那么债券的持有者则有权利知道项目资金将帮助创造或挽救多少个岗位或其它相关信息。而如果公司发行的是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他们则不需要提供诸如此类的信息,但是公司需要明确承诺在预设的时间线内,为实现其对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而做出变化。因此公司不需要用通过SLB融到的资金去实现节能环保的目的,他们可以选择动用别的资金,只要最终实现了目的即可。 中国企业积极响应ESG投资理念 ESG债券背后强调的是企业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履行社会责任、提高治理水平,即【ESG投资理念】。中国ESG评价体系起步较晚,目前影响力较为欠缺,但从A股上市公司披露的ESG报告数据来看,无论是企业还是监管层均在积极响应ESG投资理念。 2022年,超1400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ESG报告,比例首次超过30%。具体而言,发布ESG报告的上市公司数量从2009年的371家增加到2022年的1439家,涨幅近4倍(数据来源:商道融绿)。这一方面是由于企业本身对ESG理念认知度提升,另一方面也离不开证监会持续向市场释放ESG信息披露趋严信号。例如,2022年5月国资委出文鼓励央企加大ESG信息披露,争取2023年实现央企ESG披露全覆盖,由此可以预计2022-2023年我国大型企业ESG报告披露数量将进一步提升。 未来展望 虽然从众多数据中不难看出中国企业正积极响应ESG投资理念,但是中国ESG市场发展仍处在初级阶段,在许多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首要难点是对ESG理念的认知、重视和资源投入不足,特别是在董事会和组织方面的资源投入不足。目前,头部大体量企业拥有较高的披露比率,而大部分中小型公司仍对ESG不够重视。并且从现有上市公司公布的ESG报告来看,大部分只披露了ESG相关的管理政策,但执行方法和具体举措披露较少。可以预见在未来,国家将会出台更加严格的ESG披露要求与监管政策,促使企业将认知转变为行动,把政策变成具体措施,将ESG指标融入到企业,与企业的自身成长、与社会的观念转变共融。 第二,ESG的信息披露不充分,数据质量特别是定量化的数据可比性较差。由于没有统一、规范、详细的披露指引,企业需要寻找多种外部指引指导报告披露。披露标准不一,造成报告的信息披露质量差异较大,定量指标的覆盖率低。彭博研究报告显示,A股上市公司在ESG信息披露方面的平均得分只有25.9分,日本为30.8,美国为33.7,欧洲达到49.6,接近于满分。在未来,预计将会有更多的标准和框架被制定,搭建具有共性的基础库,实现标准化和共享化。 第三,ESG投资范围有望得到进一步扩大。目前我国已经度过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在经济增速逐步稳定的同时国家开始将重心移至环境保护,致力于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进一步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在未来,在环境维护(E)稳步进行的同时,ESG投资势必会将触手伸向社会(S)与治理(G)领域,这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免责声明: 本文为投教文章,由浙江浙商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简称“浙商资管”)编写,未经浙商资管事先书面同意,不得更改、传送、复印、复制或派发本文的全部或任何部分。本文所采用的数据均来自合法、合规渠道,分析逻辑基于作者的职业理解,通过合理判断得出结论,研究过程及结论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影响。本文所载的资料、工具及材料只提供给阁下作参考之用,不应被视为销售或购买或认购任何证券或其它金融产品票据的要约。以往的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显示及担保。本文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浙商资管于最初发布本文日期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未经通知而调整。本文所述观点可能不符合阁下特定的投资目标或投资需求,阁下并不能仅依赖本文而取代行使独立判断。因使用本文或其内容而导致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浙商资管不承担任何责任。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