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周快讯】6月12日-6月16日
(以下内容从浙商证券《【浙周快讯】6月12日-6月16日》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01 本周市场回顾 02 热点事件解读 医保 国家医保局发布《2023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征求意见)》及《2023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调整申报指南(征求意见)》,今年医保目录调整工作即将展开。 发改委 发改委等四部门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降成本重点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出,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 央行 6月13日,央行下调常备借贷便利利率,隔夜期下调10个基点至2.75%,7天期下调10个基点至2.9%,1个月期下调10个基点至3.25%。 汽车 工信部等五部门发布关于开展2023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通知。活动采取“线下+云上”相结合的形式开展,活动时间为2023年6月-12月。 国资委 国资委14日召开中央企业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暨并购重组工作专题会,会议指出,下一步,中央企业要把握新定位、扛起新使命,以上市公司为平台开展并购重组。 03 本周市场观点 权益市场 上周市场横盘震荡,上证指数收3273.33点,一周涨跌+1.30%。两市日成交额突破1万亿元。 市场风格角度,【创业板】大幅反弹,【成长】风格领涨。 细分板块方面,上涨前五的板块分别是白酒、工业母机、工程机械、汽车零部件、通信,跌幅靠前的有运营商、电力、银行。从主题板块角度看,上周AI不错,光模块带领通信继续创新高,但央国企相对较弱。 在央国企板块内部也发生变化,周四下午关于国资委开会的新闻公布,当晚关于央国企并购重组预期开始发酵,市场积极挖掘具备并购潜力的央企集团,最终一些市值偏小且在手现金多的央企在周五被追捧。 央国企周五的表现如果从风格上看,主要集中在低估值和小市值,这和四月下旬五月初买大票的风格很不相同。这是第一层风格变化。 上周四新能源大幅反弹,白酒和医药连续反弹数日,市场一方面对拥挤度过高的主题板块开始恐高,另一方面压低的弹簧开始酝酿很大的反弹势能。这是第二层风格变化。 整体而言,上周反弹符合我们关于阶段调整接近尾声的预判,主线方向依然是数字经济(AI),但是另一条主线国企改革开始变化,其内部从单纯拔估值开始向eps实质性改善预期转变(无论是通过并购还是治理)。 这位位置市场风险收益比已经大幅改善,整体上继续谨慎乐观。方向除了上述两条全年主线外,年中依然值得关注复苏线,压低的弹簧往往弹力更大,而且7月前后又将迎来政策窗口期。 债券市场 上周我国公布了经济和金融数据,整体偏弱且均不及预期:(Ⅰ)经济:5月工业增加值同比3.5%(-2.1pct),两年复合增速2.1%(+0.8pct),季调环比0.63%,生产边际改善但整体仍弱,主要由于目前工业企业产能利用率偏低,下游需求偏弱;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11.7%(-1.8pct),边际走弱;社零同比12.7%(-5.7pct),两年平均2.6%,基本持平前值,前期偏强的餐饮边际回落,两年复合同比增速3.24%(-2.2pct),环比处季节性低位,商品零售两年复合同比增速2.46%(+0.16pct),汽车、通讯器材增速较高,地产后周期类仍弱。固定资产投资同比1.6%(-2pct),其中基建投资10.7%(+2.8pct)、制造业投资5.1%(-0.2pct)、地产投资-21.5%(-5.3pct),基建投资仍是主要支撑;低产能利用率+弱盈利+外需回落影响制造业投资进一步回落;地产投资降幅扩大,是主要拖累项,竣工、施工、销售均边际走弱。城镇调查失业率持平前值5.2%,但结构性压力仍大,16-24岁失业率上升0.4pct至20.8%。(Ⅱ)社融:5月社融增速回落0.5个百分点至9.5%,新增社融和信贷均超预期下降,人民币贷款新增同比减少6011亿和债券新增同比少7552亿是主要拖累,信贷偏弱主因:1、政策导向上希望合理增长,对Q1过猛发力有所调整;2、项目储备经过Q1大量消耗后有所减少;3、货币、财政政策新的接续力缺乏;4、实体经济内生需求尚未有效启动,政策歇则总量歇。5月M1回落0.6pct至4.7%,反映经济活力不足。后续仍需密切关注政策面及需求侧尤其是地产恢复动能。 政策面上,13日央行调降OMO7天逆回购利率10bp至1.9%,15日MLF利率跟降10bp至2.65%,并放量续作370亿元。央行此时降息是经济、通胀形势下的必然需求,对冲市场预期进一步下滑;考虑目前海外加息尚未结束,降息时点略超预期,显示了“以我为主”的货币政策独立性。16日,发改委表示后续将在抓紧制定出台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政策、加快实施“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重点领域改革、强化就业优先导向、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应保障六个方面发力。 海外方面,美国6月议息会议暂停加息,符合预期,上调全年经济增速预期0.6pct至1%,下调失业率预期0.4pct至4.1%。上周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上行2bp至3.77%。 上周央行净投放770亿元,资金面整体均衡。从周均值来看,DR001上行23bp至1.53%,DR007上行5bp至1.85%,R007均值上行7bp至1.97%。二级利率债收益率整体先下后上:1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7bp至1.93%,10年期国债收益率维持至2.67%;1年期国开债收益率上行9bp至2.14%,10年期国开债收益率维持至2.81%。 04 后市展望 权益市场 上周市场震荡上涨,上证指数上涨1.86%,创业板指数5.93%。食品饮料、电力设备、通信表现较好,公用事业、银行、石油石化表现较差。我们的私募产品净值本周变动在-0.1%至5.6%之间。 5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3.5%、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速11.7%,双双转弱。与生产类似,5月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分项的同比增速大多回落。5月社零两年复合增速回落至2.5%、限额以上零售两年复合增速小幅回升至2.6%,走势分化。5月城镇调查失业率稳在5.2%。分年龄就业形势分化依旧明显,16-24岁人口失业刷新有数据以来新高;而25-59岁人口失业率持续好于历年同期。25-59岁人口中,初中高中及以下学历人群失业率持续下降,而本科及以上学历人群失业率有所反弹。这反映稳就业有支撑,而扩就业难度仍大,就业向下兼容的特征突出。 整体来看,投资、消费、进出口全面走弱,宏观经济的压力进一步上升。经济刺激政策出台的必要性在上升:经济增长偏弱的背景下,就业压力开始显现,总量和结构性刺激政策料将出台。否则这个位置容易出现经济走弱——微观主体裁员——预期走弱——消费不振——经济走弱的负向循环,打破这个负向循环的逆周期调节在这个时间窗口是比较合适的。消费、农村基建均有空间,现在的痛点在于收入预期的不稳定和过去一段时间经济低迷带来的家庭资产负债表衰退,适时出台普适性刺激政策有助于经济走出螺旋下降的负向循环。 债券市场 债市策略:增加灵活操作兑现,债市回调后仍有机会。今年是中国式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开局之年,大兴调查研究仍在进行,二季度受低基数影响增速不低,稳增长政策出手时间偏慢。5月经济金融数据再次不及预期,经济内生驱动力仍弱,周中央行先行降息稳预期或是政策出手先哨,后续随着一届领导班子“大兴调查研究之风”逐步深入,“加强逆周期调节”及“高质量发展”举措预计会陆续出台,政策力度和有效性成为债市交易重点。若货币政策单兵突进或其他政策虽及时出台但效果较弱,则基本面和信心下滑态势难以扭转,债市环境仍有利;若稳增长政策及时出台且效果较强则债市空间和时间将被大大压缩,但若政策刺激不突破“房住不炒”范畴,预计对债市冲击高度有限。债市策略:采取“灵活操作”短期见效,回调后债市机会仍存。
01 本周市场回顾 02 热点事件解读 医保 国家医保局发布《2023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征求意见)》及《2023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调整申报指南(征求意见)》,今年医保目录调整工作即将展开。 发改委 发改委等四部门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降成本重点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出,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 央行 6月13日,央行下调常备借贷便利利率,隔夜期下调10个基点至2.75%,7天期下调10个基点至2.9%,1个月期下调10个基点至3.25%。 汽车 工信部等五部门发布关于开展2023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通知。活动采取“线下+云上”相结合的形式开展,活动时间为2023年6月-12月。 国资委 国资委14日召开中央企业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暨并购重组工作专题会,会议指出,下一步,中央企业要把握新定位、扛起新使命,以上市公司为平台开展并购重组。 03 本周市场观点 权益市场 上周市场横盘震荡,上证指数收3273.33点,一周涨跌+1.30%。两市日成交额突破1万亿元。 市场风格角度,【创业板】大幅反弹,【成长】风格领涨。 细分板块方面,上涨前五的板块分别是白酒、工业母机、工程机械、汽车零部件、通信,跌幅靠前的有运营商、电力、银行。从主题板块角度看,上周AI不错,光模块带领通信继续创新高,但央国企相对较弱。 在央国企板块内部也发生变化,周四下午关于国资委开会的新闻公布,当晚关于央国企并购重组预期开始发酵,市场积极挖掘具备并购潜力的央企集团,最终一些市值偏小且在手现金多的央企在周五被追捧。 央国企周五的表现如果从风格上看,主要集中在低估值和小市值,这和四月下旬五月初买大票的风格很不相同。这是第一层风格变化。 上周四新能源大幅反弹,白酒和医药连续反弹数日,市场一方面对拥挤度过高的主题板块开始恐高,另一方面压低的弹簧开始酝酿很大的反弹势能。这是第二层风格变化。 整体而言,上周反弹符合我们关于阶段调整接近尾声的预判,主线方向依然是数字经济(AI),但是另一条主线国企改革开始变化,其内部从单纯拔估值开始向eps实质性改善预期转变(无论是通过并购还是治理)。 这位位置市场风险收益比已经大幅改善,整体上继续谨慎乐观。方向除了上述两条全年主线外,年中依然值得关注复苏线,压低的弹簧往往弹力更大,而且7月前后又将迎来政策窗口期。 债券市场 上周我国公布了经济和金融数据,整体偏弱且均不及预期:(Ⅰ)经济:5月工业增加值同比3.5%(-2.1pct),两年复合增速2.1%(+0.8pct),季调环比0.63%,生产边际改善但整体仍弱,主要由于目前工业企业产能利用率偏低,下游需求偏弱;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11.7%(-1.8pct),边际走弱;社零同比12.7%(-5.7pct),两年平均2.6%,基本持平前值,前期偏强的餐饮边际回落,两年复合同比增速3.24%(-2.2pct),环比处季节性低位,商品零售两年复合同比增速2.46%(+0.16pct),汽车、通讯器材增速较高,地产后周期类仍弱。固定资产投资同比1.6%(-2pct),其中基建投资10.7%(+2.8pct)、制造业投资5.1%(-0.2pct)、地产投资-21.5%(-5.3pct),基建投资仍是主要支撑;低产能利用率+弱盈利+外需回落影响制造业投资进一步回落;地产投资降幅扩大,是主要拖累项,竣工、施工、销售均边际走弱。城镇调查失业率持平前值5.2%,但结构性压力仍大,16-24岁失业率上升0.4pct至20.8%。(Ⅱ)社融:5月社融增速回落0.5个百分点至9.5%,新增社融和信贷均超预期下降,人民币贷款新增同比减少6011亿和债券新增同比少7552亿是主要拖累,信贷偏弱主因:1、政策导向上希望合理增长,对Q1过猛发力有所调整;2、项目储备经过Q1大量消耗后有所减少;3、货币、财政政策新的接续力缺乏;4、实体经济内生需求尚未有效启动,政策歇则总量歇。5月M1回落0.6pct至4.7%,反映经济活力不足。后续仍需密切关注政策面及需求侧尤其是地产恢复动能。 政策面上,13日央行调降OMO7天逆回购利率10bp至1.9%,15日MLF利率跟降10bp至2.65%,并放量续作370亿元。央行此时降息是经济、通胀形势下的必然需求,对冲市场预期进一步下滑;考虑目前海外加息尚未结束,降息时点略超预期,显示了“以我为主”的货币政策独立性。16日,发改委表示后续将在抓紧制定出台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政策、加快实施“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重点领域改革、强化就业优先导向、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应保障六个方面发力。 海外方面,美国6月议息会议暂停加息,符合预期,上调全年经济增速预期0.6pct至1%,下调失业率预期0.4pct至4.1%。上周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上行2bp至3.77%。 上周央行净投放770亿元,资金面整体均衡。从周均值来看,DR001上行23bp至1.53%,DR007上行5bp至1.85%,R007均值上行7bp至1.97%。二级利率债收益率整体先下后上:1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7bp至1.93%,10年期国债收益率维持至2.67%;1年期国开债收益率上行9bp至2.14%,10年期国开债收益率维持至2.81%。 04 后市展望 权益市场 上周市场震荡上涨,上证指数上涨1.86%,创业板指数5.93%。食品饮料、电力设备、通信表现较好,公用事业、银行、石油石化表现较差。我们的私募产品净值本周变动在-0.1%至5.6%之间。 5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3.5%、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速11.7%,双双转弱。与生产类似,5月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分项的同比增速大多回落。5月社零两年复合增速回落至2.5%、限额以上零售两年复合增速小幅回升至2.6%,走势分化。5月城镇调查失业率稳在5.2%。分年龄就业形势分化依旧明显,16-24岁人口失业刷新有数据以来新高;而25-59岁人口失业率持续好于历年同期。25-59岁人口中,初中高中及以下学历人群失业率持续下降,而本科及以上学历人群失业率有所反弹。这反映稳就业有支撑,而扩就业难度仍大,就业向下兼容的特征突出。 整体来看,投资、消费、进出口全面走弱,宏观经济的压力进一步上升。经济刺激政策出台的必要性在上升:经济增长偏弱的背景下,就业压力开始显现,总量和结构性刺激政策料将出台。否则这个位置容易出现经济走弱——微观主体裁员——预期走弱——消费不振——经济走弱的负向循环,打破这个负向循环的逆周期调节在这个时间窗口是比较合适的。消费、农村基建均有空间,现在的痛点在于收入预期的不稳定和过去一段时间经济低迷带来的家庭资产负债表衰退,适时出台普适性刺激政策有助于经济走出螺旋下降的负向循环。 债券市场 债市策略:增加灵活操作兑现,债市回调后仍有机会。今年是中国式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开局之年,大兴调查研究仍在进行,二季度受低基数影响增速不低,稳增长政策出手时间偏慢。5月经济金融数据再次不及预期,经济内生驱动力仍弱,周中央行先行降息稳预期或是政策出手先哨,后续随着一届领导班子“大兴调查研究之风”逐步深入,“加强逆周期调节”及“高质量发展”举措预计会陆续出台,政策力度和有效性成为债市交易重点。若货币政策单兵突进或其他政策虽及时出台但效果较弱,则基本面和信心下滑态势难以扭转,债市环境仍有利;若稳增长政策及时出台且效果较强则债市空间和时间将被大大压缩,但若政策刺激不突破“房住不炒”范畴,预计对债市冲击高度有限。债市策略:采取“灵活操作”短期见效,回调后债市机会仍存。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